第九百五十三章:穷途末路 (第1/2页)
其实李若凡所考虑的问题,实在有些不智,她却是忘了这时候已经不是她想走就能走的。
按理说李若凡的大后方是绝对安全的,在山海关,她驻扎了五万军马,五万精锐的蒙古铁骑,虽然未必能攻城拔寨,却也绝对不是什么人都能招惹。
况且大明边疆各镇的军马不少抽调去了京师,剩余的守住他们的军镇都吃力,哪里有气力去攻夺山海关。
可是李若凡还是想错了。
此时是七月。
七月海面平静,在锦州海面亦是如此。
随着航运的发达,使得从廉州至锦州的航路只需一个半月的时间,这个时间不算少了,不过现在已经距离蒙人入关两个月,就有大批的楚军在这里登陆,两个月的时间,从组织到筹措,再到近八万的楚军登上战船一路北上,这个速度已是极限,而现在,这些精兵出现在了这里。
锦州没有适合停泊的港口,于是大批的楚军不得不靠近近海之后用小船登陆,锦州当地官员旋即迎接这批远道而来的客人,楚军并没有停留多久,随即便向着百里之外的山海关进发。
依靠官道,这这里到山海关只需两天时间,若是强行军,至多也不过一天半。
山海关的蒙古守军一直关注着关内的局势,却从来没有想到辽东方向会出现敌情。因为辽东的明军在奴儿干都司一带受到了一支蒙古骑军的骚扰和牵制,早已是疲乏不堪。况且要让他们来攻打这座囤积了足有五万蒙军的关隘,谅他们没有这个胆量。
可是他们却是错了,楚军是在夜里出现在山海关下的,他们并不急于进攻,而是做好了一切准备,随即开始放炮攻城。
因为来的仓促,所以带来的火炮并不多,只有数百门,可是对付山海关却已经足够,数百门楚国最新式火炮一齐发射。立即把关内的蒙军吓了一跳,楚军火炮中最让人生畏的是滚油炮,这种火炮会在表面涂上一层层的火油,炮弹的亦是空心,装填了火油,一旦击发而出,发射出来的铁球立即燃烧,砸入关内之后,稍稍遇到易燃物便能迅速将其引燃。
更不必说。这关隘乃是蒙军的粮仓重地,蓟县一带所需的马料都是囤积在这里。经过这里中转之后,再运输到蓟县去,关内的马料遇火即燃,片刻功夫之后,关内便是火光冲天,漫天的烟雾滚滚升腾。
关内的蒙军自然是倒霉到了极点,就算不被烧死,只怕也要被熏死,于是不得不仓惶而出。到现在,他们都还没回过劲来,只是步行的步行,骑马的骑马相互践踏着打开关门,蜂拥而出。
若是里头守卫的是明军,是绝不可能做这种蠢事的,明军善守。知道打开关门的后果,可是蒙古人不一样,他们习惯了四处冲杀,对于如何守城相对明军来说差不多等于是弱智的水平。
他们一出来。外头已经列好了队的楚军便开始放火铳了,一排排青烟在队列中冒出来,炒豆一般的火铳声噼啪作响,再加上早已布置好了的拒马,蒙军更加混乱。
这一场战斗进行了一夜,一夜之后,火焰熄灭,楚军顺利入关,顺便斩杀了上万的蒙军,押解了两万多的俘虏,他们并没有南下,而是控制住关隘,然后让工兵们修葺工事。
山海关算是彻底宣告重新回到汉人之手,而这里,正是蒙古人的回家的路,山海关就好像酒瓶的塞子,原本塞子被人拔开,将水倒进了瓶子里,现在却又被人盖上,二十余万蒙古大军就成了瓶子里的水。
更可怕的是,蒙古人不是水,水是不需要吃喝的,水也不需要供养大量的战马,楚军不但堵住了他们的退路,而且还断绝了他们的补给线。
战报还没有传到蓟县,其实从山海关来的败兵就已经抵达了这里,听到这个消息,整个蒙军一片哀鸿。
他们原本在战事不利的情况下就已经有了思乡之情,现在后路被人截断,补给被人断绝,再这样下去,只会被人困死、捂死。
李若凡大惊失色,她在大漠数年,打过许多仗,往往都是以少胜多,总是以寡击众,可是这样凶险的情况她却是第一次遇到,她清楚,一旦他们返身去攻打山海关,想打通他们的退路,身后的数十万大军便会尾衔追击而来,到了那时,前路是城楼上以逸待劳的楚军,身后是数十万明军,两面夹击,死无葬身之地。
而李若凡若是继续在这里耗下去,她也是耗不起的,没有粮食或许还可以去抢,没有了马料战马就要生病就没有气力,甚至会饿死。没有了战马的蒙古铁骑不是猛虎,只怕连病猫都不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