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敢死计划 (第1/2页)
没有诚意的生意人是不合格的合作对象,没有诚意的敌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两千年前的军事家孙子在他的名著《孙子兵法》里开篇名义的说:兵者,诡道也。
也就是说,孙子先生告诉大家,打仗,就是个看谁更会用心眼的事。饶安,时任山海关百户,没有读过军校,黄埔,保定讲武堂,统统的不是,他是一个历史系的大学生,在这之前,他没有打过仗,也没有真正的接触过残酷的战场。
战术理论也不一定非要在书本上学,实践是最好的老师,而历史同样是。另外还有一点,那就是《三国演义》这本书,并不是只有多铎读,饶安也读。
这个送上门来的下书人,也正好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因为战争期间,双方一直都是兵戈相见,很难互通消息,这样既然多铎有谈的诚意,那么就好办了。
应该说,这个愣头愣脑的叶满树,就是一个翻版的蒋干,不同的是,蒋先生是主动请缨的,而他却不得不来。不过这并没有妨碍他是接下来计划的一个很好的配合者。如果豫亲王殿下知道是这样一个结果的话,不知道应该作何感想。
当袁应文说出他的三个条件的时候,叶满树甚至有些惊喜,因为他并不相信两天前拼死抵抗的山海关统帅会在僵持状态下投降。然而他又想到,一座城池是有他的抵抗极限的,在那样迅猛的攻势下,这个城池已经接近或者达到了极限,如果再不投诚就只剩下了灭亡一条路,这样一想,一切也就理所当然了。
不过,既然是投诚,就应该表示出应有的诚意,叶满树并没有和袁应文说到要这些东西,因为他怕煮熟的鸭子飞了。
他只是和袁应文说,:“大人刚刚说的这些,我回营之后,会都如实秉明我家王爷。且等几日,我还会来。”
袁应文和饶安对视了一眼,心领神会,他拿起笔来,刷刷刷,笔走龙蛇的写了一封回信,吹了吹淋漓的墨迹,拿起来又读了一遍,亲自走过来,把信递给叶满树。
信的大致内容是,多谢殿下的抬举,袁应文愿举成降服,只愿殿下能够善待城中的百姓和属下的文武。而袁应文自己,抵抗天兵,戴罪之身,愿意受殿下任何处置。书不尽言,只待后命。
然后他用悲戚的语调告诉这位使者,:“叶大人,您的到来,使山海关军民人等如同拨云见日。上邦天使,我山海关地小物薄,没有什么山珍海味,但是您来这一次,也该用个便饭,不然我心里实在是不安。”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这几句话算是挠到了痒处,让叶满树觉得很是受用。但是他并不打算在这里吃什么饭,他急于回去交令,更重要的是,夜长梦多,鬼知道这个袁大人会不会后悔,趁他没后悔的时候,拿着他的信赶紧走。
叶满树对着袁应文拱拱手说,“谢过大人的一番美意,下次,下次定然陪大人喝两杯。今天既然是公事在身,事情已毕,我还要赶回去向王爷回话。”
“既是如此,那我也不便多留您了,这点意思,您留着喝茶,不成敬意。青山不老,绿水长流,叶大人,您我总还也相会之日!”说着他一招手,一个军校递过来一个钱袋,看分量大致是一百两左右。
没想到这位经略大人这么大方,初次相见,出手就这么阔绰,自己这趟明营之行,不仅无惊无险,还赚到了外快。叶满树十分满意,因为他知道,在明代,一品官员也就每年不到二百两的俸禄。
带着一百两银子,也带着山海关的承诺,他离开了这座城池。在他的身后,是袁应文那意味深长的笑容,在他看来,这只是战争的一种策略,一切都是为了战争服务的。没有理由。
这次和谐的谈话至少争取到了更多的时间,袁应文有足够的时间让守军做出休整,为下一次的战斗而积蓄力量。因为赢得一场战争,只靠武器还不够,还要靠力量。
在多铎的中军行辕里,多铎坐在虎皮交椅上,帅案上面排放着令箭和折本,下面文东武西列立着十几个高级武官,寒风凛冽,行辕外面的帅气也随风飘摆,煞是威风。到底是亲王,多铎的中军帐比袁经略的威风的多,虽然是临时搭建起来的。
捧着这封充满了悲**彩的回信,多铎读了很久,他并非不知道兵不厌诈的道理,但是他也是觉得,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个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袁应文,毕竟之前也只是个文官,文官没有经历过像样的战斗,在血肉横飞的战场上不尿裤子已经很不容易了,能支撑这么久就算是好汉了,投诚是并不稀奇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