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 矗立 (第1/2页)
钢水浇注仅仅是整个横梁铸造工作的一个阶段,在浇注完成后,横梁还需要埋在砂箱里进行长时间的冷却,直到表面温度降到300度上下,这才开始进行起型清理。
清理工作艰苦卓绝,几十名工人冒着高温,小心翼翼地揭开砂箱的盖板,用铁锹一锹一锹地把砂子铲开,露出藏在里面的铸件。当初,为了能够固定中间的砂芯,造型工们使用了大量的钢筋,如今,清理工们又不得不用气割枪把这些钢筋一根一根地切断、撬开,然后再接着清理铸件中间的砂子。
经过半个月的奋战,砂型终于拆除完毕了。工人们开来几辆大型吊车,把300多吨重的铸件吊到电瓶运输车上,然后运到一座特别建造的热处理炉里,接受长达五天五夜的正火处理,使其达到设计所预想的姓能要求。
再往下的工作,便是对横梁的机加工。这种几百吨的工件,比所有的机床都要大得多,也重得多,根本没有哪台机床能够放下这种工件。当然,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是有的,那就是让机床围着工件转。在最紧张的时候,横梁的几个方向上,几台机床同时开动,镗孔、攻丝、打磨,活脱脱就是一个蚂蚁啃骨头的场面。
仅仅是一根横梁,就让十几个不同工种的数百人折腾了好几个月。除此之外,还有底座的铺设、立柱的安装、横梁的起吊等等一系列工作,其间的艰辛,自不必多言。在各个大型的结构件安装完毕之后,工人们又开始安装机械系统、液压系统和电气系统,相当于给水压机装上了肌肉、血管和神经,让它获得了生命。
这就体现出汉华重工作为一家大型装备制造企业的优势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汉华如今已经在各个方面都拥有了大量的人才,光是高级技师就多达数百人,可以说无论是哪道工序,汉华都能够组织起堪称精兵强将的工人和技术员队伍。
从最初立项,到水压机巍然矗立于长江南岸的浔阳洲头,不知不觉,一年的时间悄然过去了,汉华终于迎来了水压机热负荷试车的庆典。
早在一年前,何海峰就对林振华说过,这台1.5万吨水压机,可不仅仅是汉华的财产,更是整个国家的装备。试车这天,包括几大部委和国内上百家装备企业的代表在内,足足来了好几百人,把整个试车现场挤了个水泄不通。
林振华、项哲等高管都来到了现场,在这种规模盛大的庆典时刻,他们要陪好每一位前来祝贺的嘉宾。
“振华同志,你们汉华重工,做了一件利国利民的了不起的好事情啊!可谓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啊。”这样说话的自然是身居高位的部委领导们了。
“林总,跟你们这台1.5万吨水压机一比,我们的水压机就成了老弱病残了。怎么样,你们建造水压机的经验,可不能保密哦。”这是来自于上重、一重和二重的同行们,他们的眼睛里都冒着嫉妒的光芒,恨不得马上就回去向上级打报告,要求在他们那里建造同样甚至更大的水压机。
“林总,咱们两家一直合作都非常不错,以后老哥我有什么大件要锻造,林总可要优先给安排一下哦。”说这话的,那就属于自己没有水压机,指望着未来借用汉华的水压机来做大型锻件的企业了。
在所有的嘉宾中,还有几位是非常特殊的,其中就有林振华前世的导师,华清大学机械系的姚鹤良教授。
“实在是太出色了!”姚鹤良围着水压机转了几圈,以他的专业水平,自然能够看出这台水压机在自动化水平、精度、可靠姓等方面具有独到之处。他对林振华吩咐道:“小林,你们在建造过程中所形成的经验,以及所遇到的问题,都要完整地整理出来,送给我们一份。这些实践的经验和数据,那可是十分宝贵的财富啊。”
“姚老师,您放心吧,所有这些资料,我们都有完整的档案,姚老师您什么时候想要,我们随时都可以提供的。”林振华搀着老爷子的胳膊,亲亲热热地说道。
“小林,我没看错你啊,当年你送你妹妹到华清去报道的时候,你的企业还只有百十号人,靠着给别人做点什么铁艺来生存吧?这才十几年时间,一座世界第一流的1.5万吨水压机,居然就出自于你的手上了,了不起啊!”姚鹤良拍着林振华的手夸奖道。
“这也多亏了姚老师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啊。”林振华赶紧谦虚道,“在我们汉华重工,就属咱们华清毕业的学生最多了,在各个岗位上,都是挑大梁的人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